近年来,我校生环学院在各大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捷报频传。一份份难以言喻的惊喜如点点星光点亮了校园的天空。在这些奖项的背后,是许多努力勤奋的生环师生,他们为了荣誉与梦想奋斗,有人对着电脑在知识门外一点一点摸索;有人通宵达旦绘图计算;有人为了更好的结果反复实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每一份掷地有声的荣誉,都是由这些最可爱的生环师生所创造。正是有了这些可爱的生环人,生环学院因此充满了活力和朝气。
钻坚研微 师生齐心克难关
阳春三月,本是郊郭踏青的好时节,我校生环学院明志楼的几盏灯光却日夜亮着,教室的师生在埋头钻研,披星戴月,几乎废寝忘食。不久前,他们刚刚接到化工设计大赛的通知,五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青年几经思虑,找到了他们的指导老师李晋波请求参赛。
生环学院近几年在学科竞赛中斩获的大大小小的奖项不少,李晋波老师竞赛经验丰富,指导的不少团队和学生在省级学科竞赛上获得一等奖的佳绩。可化工设计比赛还是我校头一次有队伍参加,三月底接到通知,五月份就要交上几百页的设计作品和图纸。更何况,参赛同学此前从未接触过Aspen plus、3DMAX、草图大师、PDMAX、CAD等设计软件。没理论、没实践、没经验、时间紧、任务重……在这样严峻的条件下,这五位同学几乎是只余一腔孤勇地在背水一战。但他们相信,即使希望再渺茫,也有那万一的可能性,李晋波老师为他们取名作“ANT”,中文名是“蝼蚁”的意思,意在激励他们,就算是如蝼蚁般微小的生物,也有创造奇迹的可能。就这样,两个月,无数的心酸和努力、数不清的通宵、堆得一桌的图纸,和六双比得上熊猫的黑眼圈,终于让他们拿下了省级三等奖,让他们把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化工设计的旗帜第一次插在了各大高校竞争的行列中。
李晋波老师回忆起这漫长的两月不停感慨ANT队员的坚韧毅力。当临近交作品的时期,队员们的心态一个个面临崩溃,甚至一度萌生出退赛的念头,是队员林秋娜及时发觉,和老师找伙伴们一一谈心,为他们排解烦闷和难处。而队员们谈起老师,也纷纷称赞老师的严谨与贴心,为老师陪他们熬夜感到心疼与感动。师生间这一份难得的默契让他们更有了前进的动力与支持。随后,他们一路高歌猛进,在2018年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荣获国赛二等奖。师生相得,彼此感佩,彼此成就,这是他们的幸运,也不只是他们的幸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6163银河主站的老师们默默付出,春播桃李,润物细无声;学生们默默学习,秋结硕果,成功报师恩。
教学相长 春风化雨促成长
生环学院学子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成长,即通过在实验室的自主学习,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探索自己感兴趣的科学问题,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来自15级应用化学专业的肖覃正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受益者,她在刘琳琪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分别取得第十届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化学化工创新作品竞赛特等奖和湖南省第八届大学生化学化工实验与创新设计竞赛二等奖的好成绩。
从今年六月二十日至七月十六日比赛结束,来自15级应用化学专业的胡闽、陈凡和朱东英在化学基础实验教学团队的带领下过得紧张而有节奏: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从物理化学实验,到有机化学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轮流接受培训。物化组的罗金花、赫安荣老师仔细检查学生们的实验报告,哪怕是比赛的前一天,也指导学生用坐标纸画图;无机分析组的黄永平、刘琳琪老师同样尽心尽力,为学生配好实验需要的试剂,严格要求并亲自带学生一起做实验,有机组吴天泉和彭霞辉老师被学生调侃为实验狂魔,带起实验来疯狂如魔。胡闽、陈凡和朱东英三人辛勤的付出得到了可喜的回报,3项实验技能比赛中,他们获得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的突破性成绩。
“是黄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她在大一给我们上课的时候就反复告诉我们要有一个目标,好好想想自己大学四年应该怎样过。”胡闽说道,因此,她主动请缨,担任了实验室助理一职。“有很多同学会在大一的时候感到迷茫,不知道要做什么事情,不知道自己未来的方向,”黄永平老师说道,“我们做老师的,更应该给学生鼓励,引导他们来到实验室,打磨自己的专业技能。”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让学生遇见更好的自己,这就是教师职业最质朴也是最根本的意义。
生环学院陈建荣老师有一个叫“学业专业事业”的置顶QQ群,她解释道:“老师和学生交流的过程是一个互相点亮的过程,我们学生在大一时,注重自己的学业,注重成绩;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知识更加专业化,待学成毕业以后,自己的专业就是事业。”有很多已经毕业的学生会特地反馈信息、感谢老师并强调自己很受益于这种培养,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教学反哺。
陈建荣独到的专业洞察力让学生对她相见恨晚。“我们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会萌发许多天马行空的想法,但陈老师会从专业的角度来分析某个想法的可行性并加以实践,”2015级生物制药专业的皮家菊表示。在今年湖南省化学化工实验与创新设计竞赛中,陈建荣指导许林、皮家菊、周仁欢凭借“栀子不同部位栀子苷和西红花苷的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从负责每个实验课管理到不断尝试更大程度地提取栀子苷,我这个没耐心的人都变得细心有耐心了,”2015级生物制药专业的许林笑着说道。
院校助力 良工心苦出高徒
不管是实验竞赛、创新实验还是考研学习、毕业设计,生环学院的学子们但凡有疑难,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明志楼208。这是生环学院赵晨曦教授的工作室,如今却成为了生环学院师生学术交流的固定地点。学生们在这里做实验,搞科研,一起探讨,老师们不吝赐教,和学生共同成长,为考研和创新实验的学子提供帮助。竞赛集训时,这就是成了集训学生和培训老师临时的家;毕业前夕,这里就是专业老师的第二教室,为忙着毕业论文的学子排忧解难。在这间汇聚了不同年级学生智慧迸进的火花、老师辛勤汗水的工作室里,走出的学子或在各大竞赛的考场上发光发热,或在科研之路上越走越远,或在名校的教室里继续深造。除了为学生在院内提供精神和条件保障外,生环学院也依托湖南省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平台设立创新实验项目,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研究,在实践中巩固理论,消化知识,提高技能,提升能力。
生环学院在学科竞赛上的突出成绩与我校加强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工作密不可分。据教务处处长杨建宏介绍,我校十分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将以“以赛促学”和“专任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作为着力点,从硬件建设上,投入资金对相关实验室、创新训练基地进行改造、建设、积极搭建实践教学的平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供硬件支持;而对于软件建设,则进一步完善学科竞赛工作的激励机制,为参与学科竞赛的学生团队和指导教师建立专门奖励机制,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深入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逐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和院部苦心培养,生环学院的学子也不负师恩,在各大比赛中名列前茅,为校争光。石韫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我们学校正是因为有了这群力学笃行、不忘初心的师生,才会越来越好,充满朝气与希望。
编辑:肖燕芳
审核:赵晨曦 杨建宏 谷建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