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3银河-www.6163.com|线路检测中心

6163银河主站新闻

湖南日报湘评频道:理论学习丨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发布时间:2022-05-05 作者:黄炜信 责任编辑:宣传部 浏览次数: 来源:湖南日报湘评频道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高校要坚持党的领导,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广大青年要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本期《理论·学习》邀请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高校、教师、青年学子等维度,从党的领导、思政课堂、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进行学习研讨。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杨小云 黄立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作为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把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学、科研、管理全过程和各方面,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强化理论武装,把牢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不懈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逐渐形成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的理论学习格局。一是进一步强化党委会第一议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学习制度机制,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加强对各二级党组织理论学习的检查指导,确保学习人员、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四落实”;三是以创新思维、系统思维开展理论宣讲,积极探索用学术讲政治等多样化的创新宣讲方式,进一步增强宣讲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

(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党委书记杨小云讲授思政课)

  加强组织建设,筑牢教书育人战斗堡垒。在高校党建中,首要在于建强学校党委领导班子。高校党委始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始终坚持党对学校一切工作的领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增强拥护“两个确立”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并将其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着力提升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能力,发挥党委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二是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坚持政治第一标准,严格选人用人程序,推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从严、从实、从紧管理教育监督干部,着力推动学校干部队伍专业化、年轻化,解决好教育事业发展后继有人这个关键问题。三是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工二支部、土木工程学院学生三支部入选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土木工程学院党总支获评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学校实施的二级学院党组织书记政治能力提升计划、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质量攻坚计划。目前,学院已为全校11个二级学院配齐了专职组织员,教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达到100%。

  推进“三全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路径。一是强化宣传动员,强化育人共识。推动“三全育人”政策宣传纳入各级党组织理论学习、相关会议的重要内容,纳入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强化高校教职工“三全育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育人体系。以“党委管总把方向、部门协调抓落实、学院主抓创特色、师生参与全覆盖”为要求的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统筹推进“十大育人”工程,着力打造“三全育人”6163银河主站模式。三是突出特色亮点,彰显育人成效。舞台剧《唱支山歌给党听》获教育部关工委舞台剧最佳奖;原创红色话剧《日出湘江》等优秀作品成功首演,取得良好成效;“守民族根魂、护中华古建”暑期社会实践小组获“全国优秀团队”称号;2020年至今,学生参加学科专业和创新创业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800余项……这些育人成果,令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理论知识水平、专业实践能力不断提升,让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特色鲜明、亮点凸显。

  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学校治理能力水平。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体制机制,是落实党的全面领导的关键所在。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为落实党的全面领导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一是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修订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细则》《党委会会议议事规则》等制度,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二是严格执行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修订完善二级学院党总支会议、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明确议事范围,划清权责边界,充分发挥二级党组织的保证监督和政治把关作用。三是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着力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高质覆盖、运行有效的组织体系,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体系,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作者分别系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党委书记、教授,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市基地研究员】

思政课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蒋晓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这一重要论述是在充分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要求,为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要注重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才能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效果。

  运用学术讲道理。“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专业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学术深度广度和学术含金量不亚于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把思政课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做到以理服人,必须要有深厚的学理支撑,要善于运用学术讲道理。一是要树立科研支撑教学的价值理念。遵循“重科研、强教学”的价值理念,强化科研支撑教学,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科学性,为讲好思政课道理提供学理支撑。二是打牢思政课教师的理论功底。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是讲好道理的“看家本领”,只有原原本本学,熟读精思、学深悟透,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三是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最新成果。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理论前沿,结合实际把党的创新理论与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思政课教学,教育引导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努力做到“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学生观看百米剪纸长卷《百米长卷庆百年华诞》)

  直面问题讲道理。思政课教学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释疑解惑中把思政课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一是要聚焦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坚持以学生关心关注的问题为切入点,凝练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讨过程中促进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在对问题层层递进的探究中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二是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剖析错误观点、社会思潮的基本特征、理论基础和思想实质,在分析批判中传导主流意识形态。三是要辩证认识各种社会现实问题。坚持全面、客观、辩证的观点,理性分析不同时期我国所存在的各种社会现实问题,辨明大是大非、真假黑白,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现实问题和努力方向。

  善用故事讲道理。思政课教学“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要善用讲故事,以平实的语言、鲜活的内容、活泼的形式,讲好故事所蕴含的道理,通过故事传播知识、传授理论,强化价值引领。一是要在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中讲好历史故事,阐释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根基和文化底蕴。讲好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讲好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艰苦奋斗的百年历程和历史经验,引导青年学生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二是要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讲好时代故事,阐释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奇迹和伟大成就。立足新时代新发展阶段,讲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三是要在国内和国际的结合中讲好中国故事,阐释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光明前景。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运用比较分析法,讲好“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制度故事,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市基地研究员、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侯旭平 陆启越

  “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勉励广大青年学生走进社会、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民情,淬炼意志品质,增强实干本领,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社会实践正是青年学子与社会、人民实现链接的重要桥梁。高校要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推动社会实践育人模式创新,为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才搭建平台、提供条件。

  优化社会实践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优质的课程资源是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系统性、协调性和针对性的重要保障。高校应立足于大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和期待,打造立体化、特色化的社会实践课程体系,提高社会实践供给质量。一是强化社会实践课程分类建设。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打造必修+选修、综合型+创新型的社会实践课程群和课程模块。二是加强社会实践“金课”建设。增强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立足学校办学特色和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特色,打造思政实践“金课”、创新创业“金课”。三是推进社会实践课程考核评价改革。坚持成果考核和过程评价相统一,构建包括实践成果展示、实践过程参与和实践行为表现在内的动态考评机制,促进评价方式和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在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开展行走的思政课)

  打造社会实践特色品牌,增强实践育人实效性。坚持问题导向,立足本土资源,打造社会实践品牌特色。一是打造“移动”思政课特色品牌,结合学生专业特点与个人兴趣爱好,创造性开展现场教学、社会调查等主题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实践活动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二是打造创新创业特色品牌。推动社会实践与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相结合,以项目为载体,以竞赛为抓手,以社会实践为途径,优化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广泛搭建“创客空间”等实习实训平台,办好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活动,引导大学生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求真知、长才干、作贡献、获成长。三是打造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特色品牌。通过创新艺术设计、古建筑修复、园林规划等形式多样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明晰当代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责任担当与角色意义,增强服务“三农”专业本领,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创新社会实践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实践育人大格局。通过创新校内校外联动机制,构建“大思政”育人工作新格局,打造实践育人共同体。一是推动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实践育人多元主体联动合作,形成实践育人合力,引导青年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二是推动思政实践、创新创业实践与志愿服务实践深度融合,促进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同向同行。三是推动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与时政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校企、校地社会实践资源共建共享机制。通过多元主体、多重要素、多方资源的协调联动,汇聚实践育人合力,引导青年大学生在新时代社会实践大课堂中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市基地研究员、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以自主知识体系

回应“世界之问”“时代之问”

薛其林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强调“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既要回答“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走向何方”;也要回答“何谓中国”,尤其是“何谓当代中国”以及“中国将如何发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进一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正是在人才与知识的双向作用下,人类社会才得以不断进步发展,信息时代的两大支柱就是知识和人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高科技领域竞争日益白热化,尤需进一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优化领军人才发现机制和项目团队遴选机制;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进一步激活创新、创造活力。创新创造活力越来越成为引领信息时代前进的引擎,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和话语权的决定要素。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创新精神、建设创新体系,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推动原创性、自主性、开拓性的知识成果问世,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重要抓手。为此,要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学术评价体系和体制机制,做好“两个结合”,立足中国实际,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放眼世界,以坚定的文化自信解读“中国特色”,研究“世界共性”,不断吐故纳新。

图片

(原创红色话剧《日出湘江》首演)

  进一步打造中国品牌、中国名片。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必须要有拿得出、叫得响而且成规模的中国品牌、中国名片。面对“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科研工作者要自觉以学术为己任,攻坚克难,守正创新,给出“时代之问”“世界之问”的中国答案;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学科体系的基础工程,要确立中国参照、中国标准,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不断提高中国话语权,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

  面对急剧动荡变革的世界格局和海量知识信息构建处理的信息时代,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我们要始终坚定“四个自信”,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觉、理论自觉,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及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为“世界之问”“时代之问”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市基地研究员、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教授】

思政课要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齐素泓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再次强调,要“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与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逻辑关系,引导青年学生“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结合课程凝练故事内容。一是讲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立足百年党史,结合课程内容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故事,鼓舞大学生从中汲取力量,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二是讲好新时代党的故事。聚焦新时代党的治国理政新实践,结合课程内容讲好“建设美丽中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感人故事,帮助学生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讲好地方党史故事。利用湖南红色文化资源,结合课程内容讲好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发展的故事,讲好湖南人民勇于牺牲、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故事,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提振精气神,为现代化新湖南建设贡献力量。

  发挥多元主体合力作用。一是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讲好故事是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和担当,教师要吃透教材、不断积累,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的结合中,找准故事与理论的结合点,讲深讲透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二是发挥好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与课程内容结合起来,通过微宣讲、微视频、志愿服务等方式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三是发挥社会力量讲党课的示范作用。邀请优秀党员代表、知名学者、扶贫干部、一线劳模等来校现身说法,结合亲身经历讲述中国共产党人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将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利用网络技术平台优势。一是加强在线教学资源建设。坚持共建共享,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抗疫精神”“北京冬奥精神”等“大思政课”专题资源;将各地红色纪念馆、陈列馆、博物馆等党史资源数字化,形成“红色基因库”;录制教师现场教学、学生主题参观、社会实践等主题活动视频等,形成线上党史故事、红色故事教学资源数据库。二是充分利用网络在线平台。对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综合利用大学生青睐的社交软件和新媒体平台,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的传播度、影响力。熟练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段。三是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技术开展互动式、沉浸式教学,以身临其境的方式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市基地研究员、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立志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刘丽萍 陈爱香

  “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以“学为师表”“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为目标,做到以德立身、立学、施教,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

  坚持“学为师表”,以扎实学识赢得学生。首先要练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功”。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思政课教师只有念好马克思主义“真经”,才能把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所蕴含的道理讲明白、讲透彻,才可能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坚定信念、落实行动。其次须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思政课教师要努力学习广博的通用知识,广泛涉猎时事政治知识、教育教学知识等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知识,不断拓展知识视野。三是要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做智慧型好老师,在不同方面指导学生健康成长。

(长沙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新民小学师生在蔡和森故居前进行思政课教学。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健 摄)

  坚持“言为士则”,以正确言论引导学生。一是坚守课堂主阵地。思政课教师要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忠诚信仰,保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传导主流价值观念,为学生成长成才“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二是抢占网络新阵地。思政课教师要主动融入互联网阵地,不断研究新平台的传播规律。通过线上交流平台,对互联网空间中的错误言论进行坚决回击,及时回应、释疑互联网上一部分人的思想困惑,引导青年“明辨大是大非”,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三是助力宣传大阵地。思政课教师要积极投身思想宣传大阵地建设,发挥理论优势,主动发声、敢于发声、善于发声,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坚持“行为世范”,以模范行为影响学生。在学生眼里,老师“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素养和崇高的道德品质,“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升自我修养,以自身言行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二要敬业乐为。思政课教师要爱岗敬业、乐为有为,不断增强传道解惑、立德树人的使命感和荣誉感,潜心教书育人。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和坚守,感染学生、带动学生,传递真理的火炬、播撒思想的火种。三要求真向善崇美。思政课教师应该站在真善美的高度审视自己的职业和行为。以端庄、整洁、优雅的仪容、仪表、仪态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将人性求真、向善、崇美的本心,由内而外、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日常言行举止中,在教育教学中守初心、担使命,做师德表率,育大德之才。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市基地研究员、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来源:《湖南日报》


    来源:湖南日报湘评频道  2022.05.05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04XZX6oGjZUeCxw3QbTCXQ 

    编辑:李冬冬

    审核:肖雄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