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团队走进“中国曲艺之乡”--祁东县,深入探究非遗渔鼓、鱼灯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摘要:今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一百周年,为积极响应2022年“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湖南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号召,7月3日至9日,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音乐学院“湘韵悠悠,灯鼓齐鸣”社会实践团队一行13人走进祁东,深入调研当地非物质文化资源;走进乡村基层,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与当地政府携手开展文艺下乡惠民演出、以及“非遗文化进课堂”美育公开课、红色研学实践等系列活动。“湘韵悠悠 灯鼓齐鸣”暑期社会实践团聚焦乡村振兴发展,有效激活优秀传统文化,助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有效丰富乡村文化业态,保护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让文化产业带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显著,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淬炼成长。
关键词:乡村振兴;非遗传承;渔鼓音乐;鱼灯舞耍
一、调研背景
(一)国家政策引导 乡村振兴勇参与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等政策性、纲领性文件,《意见》明确了创意设计、演出产业、音乐产业等8个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重点领域,提出鼓励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结合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为乡村建设提供创意设计支持,深入乡村参与相关领域对接帮扶工作。
(二)品析多彩“渔文化” 助推非遗万古长
祁东县位于湘江之畔,拥有丰富的渔资源,衍生出了祁东县独有的非遗文化,如“渔鼓音乐”、“鱼灯”(包括鱼灯舞蹈、以及鱼灯制作技艺一类)、“三官骨牌灯”等。本次调查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当地非遗文化的内涵、传承现状,致力于传播优秀非遗文化;结合文创周边,打造文旅融合新模式,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二、调研过程
(一)实践内容
图1 团队实践内容总概况
1.挖掘民间瑰宝 探寻文化之根
渔鼓、鱼灯、祁剧、三官骨牌灯、花灯…… 湖南首个“中国曲艺之乡”衡阳市祁东县,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团队共计走访非遗传承人13位,开展传承基地研学6次,致力于传承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2. 文艺惠民服务 助力薪火相传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团队携手祁东团县委、祁东祁剧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公共文化进村入户文艺惠民“演出活动。队员们带来的配乐诗朗诵、红歌小组唱、动感舞蹈等节目,表达了青年勤奋斗、 青春献祖国的意志。实践期间,团队还开展多场“非遗文化进课堂”美育公共课。课堂集听、说、舞、唱于一体,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标,强化体验感、视听感,以此加深受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让非遗文化融入可见、可亲、可参与的现实生活。
3.红色研学实践赋能乡村振兴
团队通过考察走访当地政府、企业、菜农,了解本地特色黄花菜产业发展规模、观摩传承古法制作工艺流程;走进田间地头,在劳动体验中践行“包容含蓄、顽强拼搏、与人为善”的黄花菜精神;参观太和堂镇中国红军著名将领、革命烈士王如痴故居,追寻伟人足迹,传承红色基因,结合专业所学,就乡村振兴中如何挖掘和开发当地红色旅游文化资源,与当地政府交换意见。此前,实践团队已出品富有非遗渔鼓和鱼灯元素的周边文创产品。
(二)实践意义
1.聆听非遗魅力 助力传播推广
实践团成员对祁东县非遗文化“渔鼓音乐”、“鱼灯舞耍”进行深入调研。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了解当地居民对渔鼓和鱼灯的了解程度及学习意愿;对非遗传承人进行深度访谈,了解现阶段非遗文化的传承现状,并加强当地非遗文化宣传,扩大非遗文化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当代青年人能关注非遗文化,欣赏非遗文化,这也将有助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非遗元素巧推广 文创周边利增收
实践团成员就祁东县非遗“鱼灯”进行前期调研,并以“鱼灯”为原型,结合现代主流元素,设计个性logo以及手机壳、帆布包、扇子等系列原创周边产品。将有机会助推当地文旅融合,以售卖文创周边的形式,在宣传当地的非遗“鱼灯”形象的同时,又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3.同舟共济扬帆起 乘风破浪万里长
作为大学生,要有勇于“自讨苦吃”的精神,在生活的热火中去锻炼自己。本次实践调研活动,我们每天迎着朝阳出发披着星月结束一天的行程,尽量克服每日时间紧行程任务重的挑战;从村镇街头辗转到田间地头,快速适应新环境的变化,与当地群众同吃同活动,融入到乡村基层的日常生活中去。团队的磨合也同样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深刻意识到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有助于培养我们相互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分析总结的能力。
三、调研情况
本次调研走访祁东县地区8个村镇,走访非遗传承人共计13位,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主要针对“祁东渔鼓”、鱼灯舞耍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实施调研。经统计,本次调研共发放750份问卷,其中650份线上填写,100份口头询问,有效回收问卷656份,回收率为87.5%,本次调查人群广泛,无论是年龄还是性别上都具有代表性,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反馈得:
(一)现状问题
1.生存土壤消逝,受众面变窄
衡阳渔鼓、鱼灯是扎根于衡阳祁东至少数百年的艺术,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其生存、繁荣的必要条件。在早年间,人们的娱乐方式单一,听渔鼓戏、看鱼灯杂耍成为主要的放松休闲方式,当地村民们回忆道:“农作闲暇时去村口听一场渔鼓戏是最开心的事”。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娱乐设施开始进入该地区,根植于农耕文明的民俗文化受到极大的冲击,其生存的土壤正在遭受着空前的挑战。如今愿意欣赏“渔鼓音乐”、“鱼灯舞耍”的人越来越少。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当地人对于渔鼓、鱼灯的印象仅停留在听说过的层面,鲜少有实地去欣赏的。当地人亦是如此,外地人更难去欣赏到原汁原味的渔鼓、鱼灯表演。
图2 大众对渔鼓音乐及鱼灯舞蹈了解程度
2.非遗传承青黄不接,后继乏人
随着时代的变迁,农村正经历着蝶变。打工热潮掀起,年轻人逐渐走出大山,农村空心化、空巢化、老年化越来越严重。据调查发现,目前掌握“渔鼓演唱”、“鱼灯舞耍”艺术形式的艺人多是年龄普遍在50岁以上的老艺人,存在老龄化问题,而现代的年轻人对这一曲艺并不感兴趣。除此之外,渔鼓、鱼灯演员的收入微薄,社会地位也不是很高,以至于从事渔鼓表演的演员逐步减少。然而学习“渔鼓演唱”、“鱼灯舞耍”技能普遍需要3-5年,而真正传承这一项技艺,则需要至少10年甚至终身的时间。针对这些现状,许多青年人刚开始学习了一段时间的“渔鼓演唱”、“鱼灯舞耍”,最后却难以坚持,半途而废。
图3非遗项目失传的原因分布
3.宣传推广不足,社会认知低
互联网视域下,非遗渔鼓、鱼灯传播手段模式化、固定化,缺乏创新形态,造成受众固定化、传播效率低的困境。目前,非遗“渔鼓”、“鱼灯舞耍”传承的宣传手段为线下传播为主,线上传播为辅。线下传播导致了受众面窄、传播有限等问题,线上传播缺乏创新的引流推广方案同样效果不佳。与此同时,“渔鼓演唱”、“鱼灯舞耍”作为衡阳市祁东县独特的民俗文化,在现代,多数出现的场合为用于商用的红白喜事,偏离了其本身的文化内涵,并且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宣传标语、主题和目标,使大众对渔鼓、鱼灯的认知处在一个浅显的层次,难以充分认识到其中的文化内涵和魅力。
图4非遗渔鼓、鱼灯推广途径和方式
4.品牌化低,经济效益不高
衡阳市祁东县“渔鼓演唱”、“鱼灯舞耍”以表演的形式,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为主要目的,本无直接的经济效益。由于受众面小、吸引力与影响力较弱,传播力度不强,与外地同类表演相比无明显特色,品牌化仍处在待开发阶段,造成整体产业化品牌化程度较低,制约了其发展。
为了维持生计,“渔鼓演唱”多在红白喜事场合进行商业化演出,这极易给大众留下“祁东渔鼓”形式单调、内涵不够丰富等印象。同时,“渔鼓演唱”商演所得费用,这也是大部分渔鼓演员主要的经济来源,其产生分经济效益辐射对象仅只有个别演员,难以发挥非遗的对当地整体经济起到促进作用的潜力。
图5 大众对非遗文创产品的购买意愿
(二)对策建议
1.加强政策支持,提升大众传承保护意识
当地政府可以通过项目化推进祁东“渔鼓”“鱼灯”的发展:如建立拥有固定场所的祁东“渔鼓”、“鱼灯”文化研究艺术中心;聘请专家为当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进行专业的顶层设计,并对理论文化研究进行整理与归纳;配套资金支持,协助申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开设专享学术活动经费、文化艺术活动交流经费、开展“渔鼓音乐”、“鱼灯舞耍”学术研讨;定期召集当地国家级、省市级非遗传承人开展传承系列活动。以此加大对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提高公民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意识。
2.非遗文化进校园,完善“教-学-传”体系
中小学及高校可以将“渔鼓”“鱼灯舞耍”纳入课堂教学、开展校园实践两方面实施。一方面开设相关赏析选修课、兴趣社团等,邀请非遗传承人进入到学校近距离地为在校学生教授非遗技艺,科普非遗文化,扩大传承人的数量基础;同时,结合当下美育大环境,让高校青年学子走进乡村、走进社区,开展非遗美育公益社会实践,将个人理论所学转化为实践所得,在学习非遗技艺的基础上,开展非遗文化的传承,逐渐形成并完善“教-学-传”体系。
3.试行数字化保护,助力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掀起“互联网+”的新高潮,新媒体的传播形式为传统非遗“渔鼓”、“鱼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可能。一方面,可以通过与传承人面对面交流、录制视频、线下采风、音乐记录的方式,收集、整理有关祁东“渔鼓音乐“、”鱼灯舞耍“的一手资料,并进行专业化、规范化整合,建立线上资源库,形成数字化保存与保护。另一方面,群众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的留言回复功能与非遗传承人进行交流互动;以直播带货以及团购形式为非遗“鱼灯”“渔鼓”工艺制作的产品提供销路。利用非遗“渔鼓”“鱼灯”文化IP资源共享的新思路,人们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地方特色资源,有利于提高地域的知名度并加速文化传播。
4.旅游演艺、文创产品开发,打造非遗文化新体验
在探寻祁东特色产业黄花菜时,团队结合专业所学,结合当地红色文化景区、农业特色产业、当地具有丰富非遗文化资源的特点,与当地政府、企业领导班子交流想法,提出针对性意见——以“文旅融合”为切入点,建议打造“以一个产业带动另一个产业”式的红色旅游产业园示范基地,将劳动实践、文化浸润、旅游休闲融合,促进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并行发展,形成三者的良性循环。
来访者在农业园区可以体验采摘乐趣、观摩产业“一站式”运营;在红色景区可以了解伟人事迹、感受热血历史;打造如“印象刘三姐”式的实景演出,合理运用包括当地非遗传承人、祁剧演艺公司等现有资源,本团队协助定期为其输入音乐舞蹈志愿者,组建较为稳定的参演团队,让游客感受到生态园区中的非遗艺术。同时,可以结合祁东渔鼓、鱼灯等非遗文化的外形特点,结合现代主流元素绘制原创“渔文化”图形,设计出符合销售路子的渔灯文创周边产品,围绕祁东非遗文化主线,让文化创意赋能乡村振兴与扶贫,为打造具有本土文化特色新型旅游乡镇贡献力量。
四、结束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文明、赓续中华文脉的重要载体。乡村振兴离不开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文化产业带动其他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团队通过一周的社会实践,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调研当地非物质文化资源、红色研学实践等系列活动,深入思考祁东县非遗渔鼓、鱼灯舞耍传承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总而言之,“文化立世,文化兴邦”,传承创新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我们共同前行!
五、参考文献
【1】王瑛.非遗传承的现实困境及创新模式【J】.文化产业,2022(1):2-3
【2】申绍云.传统工艺类非遗传承发展路径:跨界融合,转化再生【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21(1):3
【3】李春平.乡村振兴战略下聊城非遗传承保护与发展研究【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4):2-5
【4】刘文良 张午言.非遗传承与高校育人协同发展策略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22(2):1-2
【5】陈雪韬.非物质文化遗产“洪泽渔鼓”保护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21:35-41
【6】陈闯.洪泽湖渔鼓舞的历史流变及传承保护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9:20-21
【7】黄戈 吴丹.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探究【J】.文化产业,2022(21):2
来源:中国大学生在线 2022.08.31
链接:https://dxs.moe.gov.cn/zx/a/sqshsj_2022shsj-dcbg/220831/1802809.shtml
编辑:融媒体中心
审核:肖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