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保护古村落古建筑关系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史主体的传承发展。“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统村落和古建筑保护利用。保护乡土文化,留住乡愁古韵,就是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
刘沛林 刘瑞瑞
中华文明不仅记载于文献典籍,而且呈现于日常生活的活态空间,比如古村落和古建筑就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村落古建筑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瑰宝,被誉为“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民间收藏的国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明密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2019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大别山脚下一个具有400多年历史的传统村落——河南省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时强调,发展乡村旅游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汝城县沙洲瑶族村等多个传统村落考察调研,对传统村落的风貌保护、村民生活改善、革命老区精准脱贫、红色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等等,均作出具体指示,为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指明了根本方向。
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各具特色的宅院民居、自然朴实的农业景观、耕读传家的祖传家训、邻里守望的乡风民俗……这些中华文化的鲜明标识汇聚在传统村落里。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要“实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做好传统民居、历史建筑保护。2012年,国家层面启动“传统村落”保护,迄今已遴选确认了六批共计815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列入重点保护名录,53.9万栋古建筑和传统民居得到保护,4789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展。湖南省现有70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总数居全国第三。湘西州获批为全国10个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州之一,汝城县、溆浦县、张家界市永定区获批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区。近年来,湖南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相继制定了传统村落保护条例、保护规划纲要和保护规划技术标准,扎实推动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
探源人居智慧,挖掘精神价值
保护古村落古建筑要从保护中国特有的传统居住文化基因和特征入手。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在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强调,要“提取具有历史传承价值的中华文化元素、符号和标识,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当代表达”。古村落古建筑都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栖息之所,饱含着人类对栖息地的构筑智慧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东方人居思想,放射出中华文化的耀眼光芒。
中国传统居住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人地和谐”“天地人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源头活水。中国传统人居思想和人居模式大致基于以下六种基因法则:一是基于方位法则的“坐北朝南”居住模式。这是中国所处北半球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中国人顺应自然居住的生存基因,被称为中国传统人居模式的“第一定律”。二是基于《易经》阴阳法则的“负阴抱阳”居住模式。这是季风气候影响下的中国地理环境所必须选择的背阴朝阳、冬季避免寒冷的偏北风、夏季迎纳暖湿的偏南风的环境基因,是“第一定律”的延展。三是基于山水法则的“背山面水”居住模式。这是人们在传统低碳社会对山水环境的选择和利用模式,具有深刻的生态学环境学意义,也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人居模式的“第二定律”。四是基于安全法则的“方形—围合”居住模式。其中深藏着安全防御为主体的生物潜意识和居安思危的社会集体潜意识,无论是四合院建筑还是聚落空间结构,都无不体现出“方形—围合”的形态特点,可以称作是中国传统人居模式的“第三定律”。五是基于吉祥法则的“心理感应”居住模式,以适应趋吉避凶的心理需求。六是基于综合法则的“因地制宜”居住模式,善于综合各方面条件对居住环境作出综合判断。
除了受上述法则影响的经典居住模式之外,中国传统村落和建筑的规划设计又具有强烈的中华文化的标识性和可识别性。这些古建筑和传统村落或按照“文房四宝”结构来规划,如苍坡村;或遵循“北斗七星”格局来建造,如芙蓉村;或采用“太极八卦”思想来布局,如诸葛村;或参照“仿生学”原理来建构,如宏村。这些无不反映出中国古人对栖息地的“象天法地”“天人合一”的理想和智慧,每一个村落或建筑都深藏着一个生动的中国文化故事,成为一种文化基因,值得永续传承。
保护古建筑古村落要注意挖掘和传承其内在的精神价值。古村落在一代代村民的日常生活中承载起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需要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古村落古建筑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以及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值得我们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大力传承和弘扬。岳阳张谷英村长期形成的“孝廉亲友”的家风、郴州板梁村“耕读济世”的村风、怀化洪江“诚信天下”的传统,都是古村落中比比皆是的精神文化的代表,值得大力传承和弘扬。
留住“烟火气”,展现活态生活画卷
保护古村落古建筑要重视传统居住空间的“活态”保护。古村落古建筑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的居住,其有效传承也离不开居民,没有“烟火气”的古建筑古村落难以传承久远。应尽可能让古村落古建筑保持和恢复人气、烟火气,实现“活态”保护和利用。世界文化遗产地安徽西递宏村的“活态生活画卷式”呈现、贵州梭嘎乡长角苗的“生态博物馆式”展现、湖南凤凰竹山村“居民生产生活原真态”展示等等,既满足了文化保护和文化展陈的需要,也确保了旅游利用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保护古村落古建筑要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切实增强公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要结合实施国家《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选择学校所在区域的历史街区或古村古镇,开展古建筑古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题教育,实现“研学旅”“三下乡”一体化,让学生在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同时,树立保护古建筑古村落的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确保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教育途径通畅。
融合文化科技,探索利用新路径
有效利用古村落古建筑须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当前的大趋势,科技为文化赋能,文化为科技铸魂。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就能真正“活”起来。科技助力古建筑传统村落“活”起来,应做好以下工作:开展古村古建保护的智能化监测,可以通过空间技术和智能传感器等设备,做好古建筑古村落的防虫、防火、防腐蚀、防人为损坏和自然损毁;利用数字化技术打造古建筑古村落数字博物馆,实现网上参观游览;在对古建筑古村落进行三维数字化的基础上,借助5G技术开展网络虚拟旅游、VR/AR旅游;为游戏产品、元宇宙产品及相关数字文创产品提供独具地方特色的中国古村古建场景,在润物无声中传播中华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
合理利用古村落古建筑须因地制宜探索多样化和差异化的路径与模式。2016年4月,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发起的“拯救老屋行动”项目启动,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将“拯救老屋行动”列为古村落古建筑保护的主要措施在全国推广实施。《人民日报》曾介绍了浙江松阳县多年来的探索经验:通过老屋的修缮,松阳几乎60%以上的乡村都植入了民宿等业态。除民宿外,松阳积极摸索新的利用模式。比如通过“老屋+工坊”模式,建成了红糖工坊、豆腐工坊、契约博物馆等30余个小而美的县域生态博物馆和特色工坊;打造“老屋+工作室”模式,实施百名艺术家入驻乡村计划,以实现艺术赋能乡村发展等,并形成了陈家铺诗人村、沿坑岭头画家村等一批特色村。作为国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县的湖南省汝城县近年也开始了“拯救老屋行动”试点摸索,在修复老屋的基础上,开展了旅游开发、对外租赁、艺术家入村、文化展示、研学旅游等多样化、差异化古村落古建筑保护与利用路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较为常见的情况可以概括为旅游开发型、对外租赁型、公益文化展陈型、自住型、闲置型等,各地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和条件选择、探索适宜类型。
【作者分别系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教授;6163银河线路检测中心教师。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传统村镇景观破碎化响应机制及其景观基因修复研究”(42071195)部分成果】
来源:新湖南 2023.08.31
链接:https://m.voc.com.cn/xhn/news/202308/18584715.html
编辑:融媒体中心
审核:徐远超